之所以这一篇写在黑日梦里,是因为虽然是真实发生的经历,却是夜晚宁静时容易让我进入沉思状态的思考。关于社交在婚前婚后的变化。
每周二是swing训练的日子。如约,这一日,我又来到了酒吧二楼参加训练。一个小时的舞步技巧之后,因为特别请来了布鲁斯老师,在今晚舞会上有公开课,所以没有离开。往常都会训练结束9点就离开了。其实也是很久没有参加9点以后的舞会,还没跳尽兴,再继续跳一跳。
这一晚,酒吧里人很多,摇摆爵士乐带来的氛围感,让人放松,enjoy其中。我也一直在跳,只不过,为了让更多酒吧里新来的客人感受swing,我们老学员就不在中心位玩,都各自到角落里嗨跳。
后来,布鲁斯老师开始上公开课,其实也就是换一种舞蹈形式的分享,我自顾自的学,旁边有位先生,也一直在学,看得出,应该是酒吧的新客人,偶然遇到了这场舞会。老师先教的是单人舞步,以及一些基础,后来就开始教双人舞。这时候,旁边的先生主动和我说,一会跳双人练习的时候一起搭档吧,看你学的很认真。我也欣然同意。
swing双人舞和布鲁斯双人舞的区别是社交距离,swing保持空间感,而布鲁斯是close位,全贴合,胃部贴合胃部。老师为了避免误会,讲述了布鲁斯的来历,那种在酒吧驱走一天疲惫的感觉,和真诚的对方,只是朋友之间在这个酒吧相处的述说。
旁边先生笑称,原来是牛马之间的痛诉工作。这一句也瞬间化解了我们面对面即将拥抱的尴尬。
后来,在老师的指引下,每一对partner都互相拥抱,放好手位,开始跳舞,我也和这位先生贴胃拥抱,然后牵手,慢慢跳舞。
其实要说的不是跳舞,而是很久没有和陌生男人牵手的这种感觉。就像是很久没有社交,没有交际圈。在婚姻之后,特别是疫情之后的这四五年里,没有交际,周围交往的都是熟悉的人。陌生人相识也大都从网上,没有面对面的气息和温度,都是数字的社交距离。看似热热闹闹,实际内心空洞。
我也询问了其他人这个问题,有没有感觉婚后的社交圈不见了,她们说那是一定的,三点一线,顾家看娃,没有时间社交,信息获取全凭网络。也没有觉得有啥问题。
在于我的感受,这个确实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在我新职业转换的过程中,就会有社交恐惧。连家人都说我结婚之前是社牛,婚后十年成社恐了。为什么社恐?越来越不自信。为什么不自信?因为婚姻后的职业转变不是我想要的,身材管理也没有了,从内而外都不自信,自然而然就社恐,不想见人。
虽然如此,这一晚上,当我经历真人面对面的陌生人接触的时候,能感觉到内心有热流,是生命和活力,在互动中一点点充盈。人是有血有肉的,不是代码符号可以替代的。最近一段时间,因病瘦身,也让我找回一点点自信,一年多捡拾英语,开始新职业探索,也找回一点点自信,越来越回到自我理想状态的趋势,继续保持,一点点接近目标。
虽然陌生,尴尬也随着跳舞慢慢消失。我们后来聊聊天,从swing的了解,到他只是过年回来这座城市,在广东工作,以及外贸相关工作的属性。从言谈中,可能是我最近几年见过的比较优质的男性了。起码从社交属性上来说,绅士且舒服。
这也让我意识到,不同年龄的段的每个人对异性能给予的感觉是有不同需求的。如果不做个人综合优化,不做自我成长,由内而外的气质和内涵不提升,永远停留在年轻时候的浅薄,就会落伍。这是真的。深有感触。
社交从来也都不应该消失在真实的生活里,这种感觉让我重新触摸到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