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当初开展液晶面板项目,纯属无奈。
TCL当时只是生产——更严谨一点说是组装——彩色电视机的众多厂家之一。1991年前后,全中国有100多条彩电生产线,有七八十个彩电品牌,有包括北京、熊猫、金星、牡丹、飞跃、凯歌、长虹、创维、康佳等一众电视生产商。但由于没有人真正掌握核心技术,很快供过于求,随后各大电视生产商只能通过残酷的价格战来争夺市场份额。
2004年1月28日,被带领TCL成为世界500强企业的梦想驱使并诱惑着的李东生,在中法两国领导人的见证下,并购了全球彩电业的老大——法国汤姆逊公司。
与此同时,发端于美国的液晶显示技术,经过夏普等日本企业的不懈努力,迎来了产业化的契机。可惜的是,当时作为显像管鼻祖的汤姆逊尾大不掉,加上全球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文化冲突、管理冲突,差点将TCL拖沉——2005年亏损9亿元,2006年巨亏19亿元,在A股上市的TCL集团被戴上“*ST”(公司经营连续3年亏损,退市预警的股票)的“帽子”。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全球液晶市场迅即陷入衰退周期。但值得关注的是,来自韩国的三星和LG,却在这个低谷时期果断出手,投入数十亿美元打入液晶显示领域,后来证明,这种凌厉的搏杀式战术是一种非常奏效的战术。直到今天,韩国液晶显示企业依然是全球液晶显示领域的龙头,这种逆周期投资的策略居功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