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这套茶具是从村‘巾帼美家超市’刚领的,我要再加把劲,争取年底领个床上四件套回来。”吉林省集安市凉水朝鲜族乡永泉村村民金春姬笑着说。2023年,集安市在全市范围内建成了44家“巾帼美家超市”,配合“积分制”激励乡村妇女,消灭卫生死角、清理庭院杂物……近年来,集安市不断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创新实施县、乡、村“三级积分”,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治理能力、治理水平不断提高,先后获评国家文明城市、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并被列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市。
01
村级积分,持续释放推动力
“自从庭院里栽花种果后,俺们屯基本上家家办民宿,由于院里的绿色水果蔬菜免费摘,城里来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水果成熟季,我家的房间都得提前预订”。太王镇钱湾村村民钟蕙芳说。
钟蕙芳一家4口人,2020年以前,生活来源主要靠她的老伴和儿子外出打工以及自家种植的20亩果园,年收入14万元左右。2020年她家装修改造了厨房、卫生间及4个闲置房间,打造了一家特色民宿,由钟蕙芳和儿媳经营,每年收入6万余元。
像钟蕙芳家这样发展民宿的农户,在钱湾村共有87户。如今,钱湾村成了名副其实的民宿村。
而民宿村的起步,最早却是源自村里的“积分制”。“积分制”对庭院美化、村规民约的遵守情况等事项进行积分考评。村民得到积分后,既有面子,又可以到“巾帼美家超市”兑换生活用品,于是家家户户都在庭院里种植花草和时令果蔬,村子变美了,风气变好了,加上自然风光好,很快受到城里人的青睐。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集安市大力开展创建美丽庭院、干净人家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集安市的“积分制”出现在2017年,当时正值脱贫攻坚关键期,时任通胜街道山城村党支部书记的张雯晶,为了激发建档立卡户的内生动力,在村里成立“扶贫超市”,引导、鼓励建档立卡户发展生产、提升居家环境卫生等,短短几个月时间,就在村里掀起产业发展的小高潮。不仅如此,随着积分制的推行,村民家庭卫生、村庄整体环境都有较大提升。2019年,在市妇联的资金扶持下,山城村成立“巾帼美家超市”。2021年,集安市在全市农村实行村规民约“积分制”,同时由各级妇联组织负责建立“巾帼美家超市”。
集安市村级“积分制”以村规民约为基础,结合“五美、五净”标准,将乡村文明、移风易俗、遵纪守法、社会秩序、乡村规划、落实门前“三包”等村规民约内容全部纳入积分考核,通过农户申请、评价赋分、公开公示,实现以积分兑换生活物品。2019年以来,全市“巾帼美家超市”共发放各类生活用品200余万元,充分调动了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村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同时通过精神激励,潜移默化地改变农村不良风气,逐步形成文明乡风。目前,全市共建成文明村、镇102个,评选出“干净人家”3.5万户、“集安好人”12人。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张雯晶(左)在山城村“巾帼美家超市”为村民进行积分兑换。
02
乡镇级积分,激励创先争优
下活龙村是位于中朝边境鸭绿江边的一个小渔村,耕地面积仅有210亩,村民主要以打鱼为生。2018年以前,村集体收入仅有1万余元,人均收入8000元左右。
如何让村民过上更富裕的生活?村“两委”班子反复调研后,决定抓住集安市发展全域旅游的机遇,依托当地优质的自然资源,发展特色旅游。
2018年,该村与通化师范学院乡村振兴学院、集安市职业教育中心联合成立下活龙乡村振兴学院(分院),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乡创中心,陆续合作开发建设了陶艺工坊、布艺工坊、食品工坊等生产车间,既能满足大中专院校的艺术创作、游客的深度体验,同时也能满足村民的制作生产等需求。通过陶瓷绘画、陶艺制作、剪纸、染布、织布、年画等非遗,发展乡村文旅产品。同时实施打造渔猎文化为主题的“渔坞”民宿旅游项目建设。现建有特色渔文化精品渔坞民宿13座42间,观景台、临时码头、停车场、餐厅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
如今,昔日默默无闻的小山村已经成为当地的热门旅游地。村党支部书记宋修福自豪地说:“2024年,我们村集体收入38万元,村民人均收入已经超过了4万元,我们村的积分考核在全镇都是最高档次。”
宋修福说的村积分,由乡镇评定,是集安市的乡镇级积分。该类积分分为两部分,一是由各乡镇、街道自行对辖区内行政村开展考核工作,并以此结果作为对村集体奖励的重要依据;二是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对各村干部进行考核,重点了解履行职责、完成重点工作任务、创业带富、服务群众以及班子建设情况,并以此结果作为对村干部工资、奖金定级的依据。
2018年以来,集安市每年都根据考评情况对全市127个行政村的村干部的工资、奖金进行重新定级,真正做到了多干多得、不干不得。通过建立激励和惩戒并行机制,2024年,该市对村干部共发放奖金152.4万元,对村集体共发放奖励性经费510万元。
“积分制是一种鞭策,让村‘两委’干部在谋发展中干劲十足。”城东街道下解放村第一书记张维盛说。
下解放村位于中朝边境,距市区6公里,是抗美援朝“首渡村”。1950年10月16日夜,首批志愿军作战部队从该村村域内率先渡江入朝。
下解放村风景秀丽,旅游资源丰富,村党支部采取“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带领全村“打好旅游牌、吃上旅游饭”,将50余套闲置农房改造成风格各异的乡村民宿,并将现有的72户农户自营民宿进行整合运营,与城投公司共同打造“红之宿”旅游品牌。2020年,下解放村又依托“抗美援朝第一渡”红色资源,打造实践教学点,配套建设主题微展馆、多功能会议中心、学员餐厅等设施场地等,创造就业岗位60余个。该项目2022年投入运营以来,接待爱国主义教育活动180批次。下解放村由此逐步形成“旺季搞旅游、淡季做研学”的产业发展新模式。
2022年,“抗美援朝第一渡”成功入选全国“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路线”。2024年,下解放村村集体收入达到287万元,人均收入超过3万元。村空心化率由2021年的32%降至6%,吸纳外来常住人口近600余人。
镇级积分制实施以来,集安市先后有8个村获得国家和省级各种荣誉称号,村集体收入过百万元的有3个,全市农村人均收入由2019年的14895元提高到2024年的22055元。
03
市级积分,让有为者更有位
在集安市,清河镇是一个人人都称赞的乡镇。该镇建设了全国最大的野山参交易中心——中国·清河(澳洋)野山参国际交易中心,产品和客户辐射到全国及整个东南亚地区。为带动全省人参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同时该镇还实施了村屯环境整治、集中供热、污水处理等一批民生项目。目前全镇中小企业发展到300多户,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强镇和集安市副中心。
自2019年起,清河镇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乡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国城镇化发展重点镇、吉林省百强镇、省级生态乡镇、省级卫生乡镇、通化市甲级经济强镇等荣誉称号。
乡镇工作做得好,清河镇各项工作在全市考核中均排在前列。从2019年至今,清河镇先后有11名镇领导得到提拔使用,有1人进入市级领导班子。
除了村、镇两级积分外,集安市还有市级积分。
市级积分由市发改局牵头考评,主要是对乡镇各项工作进行积分制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表彰奖励、提拔任用及行政问责的基本依据。
2018年以来,全市先后有80余名政绩突出的乡镇领导得到了提拔重用,有6名乡镇领导干部进入到市级领导班子。全市各乡镇每年兑现绩效资金共500余万元,各乡镇从50万元到8万元不等。2023年全市15个乡镇、街道领导干部共兑现绩效奖励585.3万元,个人最高绩效奖励5.2万元。
集安市的“三级积分”在执行过程中,不管是哪一级的评定,都要由相关部门对各项指标制定详细考核方案,围绕指标完成的数量、措施、时限、质量和效益等方面设定符合实际的计分方式及评分标准,确保指标的准确性;同时还会根据积分累积情况,形成“红榜”并公示。评选比较差的,村级有黑榜,市级和乡镇级就要对相关的村干部及乡镇干部进行提醒谈话、诫勉谈话、组织调整。
2018年至今,集安市先后对20余名村干部进行了诫勉谈话和组织调整,有10余名乡镇领导干部受到降职降级和纪律处分。
实行“三级积分”制,有效激励了村屯治理能力,切实将乡村治理工作由“无形”变“有形”,使“软”约束有了“硬”抓手。
(作者单位:吉林省集安市农业农村局)
来 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5年第3期
总监制:姚卜成
监 制:韩世雄
编 辑:张琼文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