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微商筹货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让人才的创新活力尽情释放——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成效显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0-14 11:40:29   浏览次数:1  发布人:d8a2****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破除“唯论文”评价,用研究成果“说话”;不看“帽子”看方向,让科研人员勇闯“无人区”;构建多维分类评价体系,使离岗创业“进出自如”……2022年9月23日,为推动解决科技人才评价中的突出问题,科技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确定在上海市等6个地方和清华大学等21家高校院所开展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开展两年来,聚焦‘破四唯’‘立新标’,一批典型做法和经验不断涌现,试点示范


    破除“唯论文”评价,用研究成果“说话”;不看“帽子”看方向,让科研人员勇闯“无人区”;构建多维分类评价体系,使离岗创业“进出自如”……

    2022年9月23日,为推动解决科技人才评价中的突出问题,科技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确定在上海市等6个地方和清华大学等21家高校院所开展试点工作。

    “试点工作开展两年来,聚焦‘破四唯’‘立新标’,一批典型做法和经验不断涌现,试点示范效应日益显现。”日前,科技部相关司局负责人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成果评价论“英雄”

    得益于一项新的评价标准,徐爱国晋升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以下简称“资划所”)研究员。此前,“论文”一直是她职称晋升路上的“绊脚石”。

    徐爱国长期致力于数字土壤库创建,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制定标准、技术方案与制图等方面,很少发表论文,特别是在国际期刊上。“按照以前的职称评审任职资格条件,仅从论文数量来看,徐老师就缺乏竞争优势。”资划所人事处处长张莉告诉记者。

    2023年,资划所制定了《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科研人才分类评价标准》,探索科研岗位按照基础研究类、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类、社会公益研究类分类评审。

    其中,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类职称评审以技术突破和产业贡献为导向,重点评价技术标准、技术解决方案、高质量专利、成果转化产业化、产学研深度融合成效等代表性成果。

    当年,徐爱国成为资划所人才分类评价试点改革后的首批受益者。

    “徐老师作为主要完成人,首次创建了覆盖我国全域的高精度数字土壤和大数据研究方法,对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实施科学施肥和种植,乃至追溯和确保农产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张莉介绍。

    担任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国家级专家期间,徐爱国还在推动数字土壤模型制图方法应用于土壤普查、制定相关制图国标和普查成果汇总等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这些代表性成果,进一步畅通了她的晋升通道。

    “国家出台的好政策,极大地鼓舞了长期做基础性应用的科研人员。”徐爱国深有感触地说,“订好评价‘尺子’再量‘长短’,可以更好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

    不拘一格选人才

    2020年,陈浩东被引进为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助理教授时,是一位没有人才“帽子”的青年教师。

    “在人才引进与考核中,学校和学院学术共同体看重的是陈浩东研究方向——探索植物重力感应。基础性研究注重长周期观测研究,我们要支持科研人员甘坐‘冷板凳’、勇闯‘无人区’。”清华大学人才办人才资源开发高级主管孙鸣说,学校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以来,针对基础研究类的人才评价,完全取消了论文量化指标,改为看重代表性成果。在职称评审中,增加了学术贡献和学术影响力的综合评价等。

    除了在评价方面积极探索新模式,清华大学还在2022年设立了“笃实专项”,支持自然科学领域基础科学院系准聘期青年教师潜心搞科研。该专项不看是否有“帽子”,而是重在选人。每年由科研院、人事处与准聘期教师所在学院领导、专家,集中梳理各教师承担项目和负责经费情况,结合其研究领域确定资助金额,特别是对重点研究领域研究经费不足的教师予以支持。

    孙鸣介绍,2023年度,“笃实专项”筹集资金超过5500万元,首次实现对基础学科院系全部准聘期青年教师“一人一策”按需精准支持,并在3个工科院系基础研究方向开展试点。

    正是在学校多方面支持下,陈浩东团队成功破解了“植物如何感受重力”这一跨世纪科学难题。相关成果在《细胞》期刊发表后,《自然》等国内外学术期刊点评该成果为“植物重力感应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

    “学校看重科研本质、不拘泥于量化指标的评价体系,让我能更加心无旁骛地开展科研与教学工作!”陈浩东感慨道。

    多维分类拓“赛道”

    前不久,中科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武雄牵头承担的《5G移动通信系统高能效机理研究》项目,荣获2023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张武雄的另一个身份,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微系统所”)研究员。

    这一成果的取得,与该所推行科技赋权团队试点密切相关。

    “我们所积极把握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契机,摸索出一套基于‘2+1’核心指标和重点指标相结合的多维分类评价体系。”上海微系统所人力资源部部长张为说,在2023年度考核中,研究所针对承担重大攻关任务、基础前沿研究、科技支撑保障和科技赋权试点的人才,首次实施团队评价机制。

    作为上海微系统所独具特色的团队考核评价形式,科技赋权试点的考核对象主要由开展离岗创业的项目负责人和团队成员组成。

    “离岗创业只是离开科研岗,集中精力完成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离岗创业团队依然要聚焦所内主责主业,共同推动与成果转化密切相关的协同创新联合体建设。”张为介绍,对离岗创业团队,研究所不但会“扶上马送一程”,还会为他们一直敞开进出的大门。

    选择离岗创业后,科研人员有“3年加2年”的离岗创业期。5年期满后,如果他们想回归科研岗,或者创业失败了,依然可以重新竞聘所里新的科研岗位。

    目前,张武雄团队已从天使轮融资进入A轮融资,预计将获3亿元融资。他们自主研发的传感及物联网技术,有望在水利水务行业实现规模化应用。

    “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工作以‘评什么、谁来评、怎么评、怎么用’为着力点,强化国家使命的评价导向更加鲜明,分类评价内容不断细化。”科技部相关司局负责人介绍,随着一系列改革措施出台,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选准自己的成长路径,在专属“赛道”上走得更稳、跑得更快。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下一步,科技部将以深入推进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工作为契机,及时总结试点经验与成果,不断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努力构建更加符合科技创新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分类评价机制,让人才的创新活力尽情释放。

    (来源: 科技日报 记者 刘 垠 )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d8a2****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chouh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