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研究过,社交场合中,或是陌生人之间保持在1.2~2.1米的距离才算是安全距离。离得太近,只会让对方产生一种被冒犯的感觉。此外,心理上的安全距离亦常常被忽视。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在熟人之间。比如,不要扮演“不速之客”的角色。
如果想要拜访别人,提前和对方约好。这样对方也有时间好好准备一下,收拾房间,准备招待的食物。最怕的是你一声招呼也不打,便闯入别人家中。
如果主人没有邀请你,不要动不动就去别人家蹭饭。如果你曾接收到晚餐的邀请,那么记得一定要回请。到了别人家里,不要左顾右盼,更不要不经主人的允许就跑到人家的卧室查看。否则,你只会在社交圈里落下一个“奇葩”的称号。
中国人总会忽视安全距离的意义。好比中国家庭中的大部分矛盾,几乎都起源于家人间不懂得尊重对方的安全距离:父母随意查探子女的隐私;子女对父母的抉择指手画脚;婆婆干涉儿子的小家庭;媳妇将婆婆当作保姆一样使唤……
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世界的一切次序,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凡事失了分寸,都可能往负面发展。人与人的相处也缺少不了这种分寸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