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学的璀璨星空中,有这样一群独特的创作者,他们虽身有残疾,却以笔为翼,在心灵的苍穹奋力翱翔。中国残联“两微一端”新媒体“芬芳夜读”专栏,与大家一起通往他们非凡的精神世界,一同感受那被文字赋予的力量,一同领悟生命的多义与无限可能。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愿这些作品能如明灯,照亮每一位读者内心深处的角落,也让更多人见证残疾人作家们在文学天地里所绽放的绚烂华彩,激励我们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无论风雨,都坚定地追逐梦想,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一米高度的晴空》
作者:陈少辉
体检报告上的“140cm以下”一栏,被我画了颗金色星星。
护士举着测量杆追赶我的场景,像极了童年跳格子的游戏。踮脚、蹦跳、歪头耍赖,最后她笑着在表格里写下:“此人身高成谜,建议用彩虹丈量。”
课堂永远在第一排,粉笔灰是免费撒在刘海上的亮片。
老师写板书时,我能看清他袖口磨出的毛球,像一朵倔强的蒲公英。后排男生传纸条总让我中转——他们不知道,我截获过多少青春的秘密,又悄悄夹进《小王子》的书页里。
在游乐园,我拥有双重VIP特权。
过山车工作人员会多扣一道安全锁:“小不点,抓紧星星别掉下来哦!”旋转木马前总有家长推我插队:“让孩子先玩吧。”他们没发现,我卫衣口袋里藏着身份证,而那个“孩子”刚给杂志投了篇《论成年人的童心守恒定律》。
婚礼当兄弟团,我负责保管戒指。
红毯上,西装革履的伴郎们像移动的森林,我捧着丝绒盒子穿梭其间,宛如童话里运送月光的小地精。新娘弯腰与我合影时,钻石项链坠进我的视野,突然懂了何为“坠入星河”——原来仰头的瞬间,谁都是自己的巨人。
夜读栏目编辑问我写作秘诀。
我指了指书架上那排微缩景观:苔藓铺就的草原,纽扣大小的帐篷,火柴棍搭的秋千。“你看,世界变小时,快乐反而变具体了。就像我写公交拉环上摇晃的朝阳,写自动售货机投币口与眼睛平齐时的惊喜——那些你们要弯腰才能看见的光,我站着就能接住。”
此刻我在咖啡馆写作,椅子加了三个软垫。
窗外孩童指着我对母亲惊呼:“快看!那个大哥哥会发光!”他大概发现了我卫衣上缝的夜光星星。但当我敲下这行字时,突然觉得他说得对:每个坦然拥抱自己身高的人,都是暗夜里自备光源的星辰。
作者:陈少辉
陈少辉,身高一米的小个子,拥有孩童般的身形与成人的豁达。爱穿亮色卫衣,总把公交拉环当秋千,把超市货架当攀岩墙。坚信“低视角里藏着高处的风景,小身躯也能拥抱整片星空”。
朗诵:吴琢之
吴琢之,来自西安。七岁时因脊髓损伤导致与轮椅为伴,从小喜爱配音和朗诵,希望未来继续探索前进。曾获2013动漫英雄声优比赛声优之星、第三届“夏青杯”朗诵大赛西安赛区优胜奖。
编辑:张雪飞
审核:张競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