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这里是《小谦聊好书》第二季,今天我们要聊的书是《抱怨的艺术》,作者盖伊·温奇是一位心理学家,多年来给很多人做过心理治疗,他发现很多人都爱抱怨,可是抱怨却常常让情况更糟,那怎么才能做到有效抱怨呢?这就是他这本书要帮我们解决的问题。
我在看这本书之前一直觉得抱怨没用,纯粹就是发泄情绪,不解决任何问题,反而有的时候会激化矛盾,可是作者在一开始就告诉我,抱怨不只是发泄情绪,抱怨也可以让更多的人收益,关键在于我们为什么事抱怨,以及抱怨的方式。
我这才意识到,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所有抱怨几乎都来自于身边亲近的人,而且我相信我并不孤独,因为绝大多数人抱怨的对象往往就是他们身边亲近的人,而不是那个最应该听到的人。
我们都遭遇过餐馆里的劣质服务、政府工作人员的冷漠对待或是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人员的大吼大叫。我们等待了很久也没有上菜;我们乘坐的出租车脏乱不堪;当收到购买产品的错误信息,或是等待迟迟不来的电工时,我们的挫败感都会增加,充满了抱怨的冲动。我们也确实抱怨了。可是我们给谁抱怨呢?当然是给朋友、家人和同事。必要的时候,我们甚至会向厕所里遇到的陌生人或机场酒吧的酒保吐苦水。
奇怪的是,我们都不会直接向餐馆经理、出租车司机、供电公司或他们的主管进行投诉。有权解决投诉和处理不满的人往往是唯一不会听到我们怨言的人。
在个人生活中我们也是如此。当我们对某个朋友、亲人或是同事不满时,他们通常是最后听到我们不满的人,甚至他们根本就听不到。相反,我们会不停地向其他朋友、其他亲人或其他同事抱怨他们。
你应该意识到了,最该听到我们抱怨的人要么是最后听到的那个,要么压根没听到,这样的抱怨当然是无效的,问题当然也就没法解决。
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的生活表面上看是越来越美好了,越来越舒适了,可是我们的快乐好像并没有增加,甚至还减少了,为什么会这样?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对生活的期望变高了,当期望变成失望的时候,抱怨就来了,我们需要通过抱怨去发泄自己积攒的负面感情。这本是一种心理调节的手段,是健康的,可是如果我们只顾发泄情绪,却不顾场合,不顾对象,可能就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伤害。
作者就曾经接待过一个叫瑞秋的来访者,有一次,她和交往了几个月的男友一起去酒吧,她发现男友不停地瞟另一个女人。她让男友别再看了,可没想到最后直接演变成了当众争吵,男友当场与她分手,然后直接找那个女人搭讪去了,瑞秋强忍着泪水冲进女厕所,然后失声痛哭。
瑞秋冲到镜子前的时候,一个女人正在旁边补妆。
瑞秋揉着眼睛,气急败坏地说:“天啊,男人真特么的浑蛋!”那个女人听到后,说:“哦,是吗?那我又怎么知道你不是浑蛋呢?”她瞪了瑞秋一眼,再没说什么就离开了。瑞秋顿时哑口无言。
瑞秋就不明白了,怎么她就不能给自己说点儿友善的话呢?哪怕是一句是啊,亲爱的,男人都是浑蛋”,甚至只需要说句“让我帮你补补妆吧”也行啊。很显然,那个女人的无情给瑞秋造成的心灵创伤,几乎等同于男朋友的行为对她造成的伤害。作者就发现,瑞秋在与他的谈话中倾诉的更多的是那个女人的态度,而非那次分手。
现在大部分人几乎都仅为发泄而抱怨。我们直言那些令人厌烦的牢骚,正是为了体验发泄之后的放松和宽慰。
然而,带来这种宣泄感的并不是大声说出抱怨,而是有人来听我们抱怨。你不可能对着空荡荡的房间抱怨吧?要得到真正的心灵解放,我们需要确定别人能够“感同身受”。我们所能体会到的心灵解放和宣泄压力的快乐程度,取决于倾听我们抱怨的人是否能准确地理解我们表达的情感,是否发自内心地对我们的困境表达同情。简而言之,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让听众给予我们在情感上的安全感。倾听者给予我们的慰问和同情越多,我们就越会感到如释重负。
正因为我们的诉苦主要是为了宣泄情感,决定该对谁诉苦便极为重要。所以,在为寻求情感安慰而抱怨之前,我们应经停下来问自己三个问题(尤其是在感到自己内心脆弱不堪或易受伤害的时候)。
首先,我们倾诉的对象能否理解支持我们?如果我们对对方不够了解,就该花点时间来分析下现有的迹象。例如,当我们不论用哪种方式表现出痛苦时,他是否表现出了关心,哪怕只有一点点?如果他没有,就像瑞秋遇到的那个女人一样,我们就应该去寻找新的倾诉对象。
第二,我们倾诉对象的处境是否适宜表现理解和支持?比如去医院探望遇到车祸的朋友时,我们最好将找个停车位有多难的抱怨留给自己。
第三,抱怨的话题是否与我们的倾听者有关系?大学时的老室友已经工作并小有成就,他抱怨去热带地区度寒假时被晒伤,大多数为综合考试忙得焦头烂额的研究生肯定不会给予他热切的回应。
发泄情感大多能令人感到心满意足,尤其是在选对了听众,得到了他们发自内心的同情和理解的时候。我们能强烈感觉到内心压力释放后的轻松感。即使在几年后,这样的对话仍会在我们脑中生动浮现,想起那些倾听者时也会倍感温暖。
可这样理想的宣泄经历其实是不多见的,相反的情况反倒更常见。我们的抱怨往往伴随着无法预测的后果。无效抱怨产生的影响会累积,它能够腐蚀我们的精神,破坏我们的幸福感。我们会发现自己被贴上了“哀号者”或者“办公室抱怨者”的标签。有些人只不过是因为发泄了不良情绪,便失去了朋友,被人告上法院,被公开嘲笑甚至被杀害。
除了发泄情绪之外,抱怨还具有几种重要的社交功能。
抱怨的第一个功能非常像酒精。抱怨在各种社交活动中发挥着润滑剂的作用,而且非常管用。回想一下过去或最近你跟重要约会对象的首次约会。你会寻找彼此的共同之处,那些使你们能联系在一起的喜好或厌恶,以便能够了解对方。很多时候,了解都是从抱怨开始的。譬如,一个人说:“我讨厌那部电影!”对方也许会回答:“你也讨厌那部电影?噢!天哪!我们真是心有灵犀!”
用抱怨来拉近人际关系有多种方式。比如抱怨天气:“他们不是说全球温室效应了吗?可是外面还是冻死人了!”这种抱怨通常是良好对话的开端,帮助我们找到开启互动的共同点。
抱怨的第二个功能是建立某种社交形象或者是在某一方面展现自我。想象一下,你已失业数月,并且已经通过了你梦寐以求的工作的头几轮面试。你未来的老板邀你共进晚餐,让你慌张的是,他们都是品酒专家。一瓶典藏酒被打开,酒香四溢,结果专家甲喝完之后说:“不咋样。”专家乙抿了一小口,然后马上皱起了眉头:“太让人失望了吧!”专家丙不耐烦地附和:“他们也许还放了水果切片和樱桃呢!”现在轮到你了。你不是专家却极度渴望得到这份工作,可是你尝了一口酒却觉得非常香醇,这个时候难道你会说“我喜欢!把你的给我吧”?你不会的,你会附和他们,抱怨道:“太可怕了!这到底谁酿的!果汁厂吗?”
抱怨的第三个功能是为我们提供对比,以便在各种情况下评估自己的形势。例如,一位参与新舞台剧复试的演员从试音间里走了出来,遇到了一位在他之前试音的同行。
一号演员可能会通过抱怨试探二号演员的表现:“哥们儿,嘴巴里有假发太难唱了啊。”
如果二号演员回答道:“兄弟,你还算幸运!我还没带上假发,就被喊停了。”这对一号演员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最后,抱怨是寻求解释的一种途径。
例如,当父母经过青春期的孩子脏乱的房间时,通常会抱怨:“为什么每次都只有我一个人在打扫呢?”父母这么说其实是希望孩子帮忙一块打扫房间,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很难会对这样的抱怨表现出共情并回答说:“哎呀!妈妈,你是对的!我怎么能这么自私呢?现在,你坐下来休息吧,把洗涤剂给我!”对于父母的抱怨他们最有可能的回应是:“你挡住我看电视了!”
事实上,以抱怨的方式来提出要求绝不是获得帮助或者激发责任心的有效途径。比起对孩子发牢骚,父母一声“给我停下你正在干的事,过来帮我打扫卫生”的命令或许能得到一个好点的回应。
将抱怨作为一种社交手段而非寻求实际结果的途径,也是我们的抱怨比从前多的原因。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就不该抱怨。如果不抱怨,意味着压抑情感宣泄,那就容易陷入抑郁,甚至提高患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减少我们抱怨的最好方法不是停止抱怨,而是更有效地抱怨。如果我们的抱怨更有成效,那么引得我们恼怒和不满的事物就更有可能改进,哪怕进展缓慢。最终,我们抱怨的理由也会越来越少。那么,如何有效抱怨呢?这就是我们下期节目要聊的内容。
以上就是本期节目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启发,下期节目我们接着聊。
本期书单:
《抱怨的艺术》,盖伊·温奇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