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暖心提醒,音乐相伴更有感觉~
宋崇升
见字如面
您好!
我叫小花,今年14岁。在我小时候,我父母关系不和,经常争吵、打架。战战兢兢中,我到了青春期,逐渐表现出持续的心情低落,长时间郁郁寡欢。
一天晚上,父母的激烈争吵让我烦躁、恐惧、不知所措。在即将崩溃的边缘,我看到了书桌上的小刀。于是,我拿起小刀,在自己手臂内侧划出了一道伤口。身体上的伤口似乎成为一个减压阀,释放了我精神上的痛苦。此后,我似乎找到了一个减压的密码,只要心情压抑、烦闷,就忍不住想划伤胳膊。
医生,我觉得自己生病了,我该怎么办?
为您支招
小花,你好!
我明白你的感受,在精神科门诊,我也见到过很多和你有相似 遭遇的孩子。你这种伤害自己的行为被称为非自杀性自伤。孩子,我建议你尽快到专业医疗机构的精神科就诊,通过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等,逐渐走出疾病的漩涡。
无声的求助
非自杀性自伤是指个体在没有自杀意图的情况下,故意、反复、直接对身体组织造成轻中度损伤,且不被社会认可的自我伤害行为,包括切割、击打、抓挠、针刺、刮擦、灼烧等形式,或干扰伤口的愈合,故意揭开痂皮等。
非自杀性自伤与抑郁、焦虑、双相情感障碍及边缘性人格障碍等心理疾病密切相关,即这些疾病患者是非自杀性自伤的高发人群。调查显示,因自伤前往医院诊疗的精神障碍患者中,约49.4%被诊断为抑郁障碍。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行为动机之一是调节情绪。这类患者的抑郁、愤怒、孤独、沮丧等不良情绪较常见,在实施自伤行为期间及之后,不良情绪会减少,一些积极的体验如宽慰、释然会相应增加。为此,有些青少年把自伤当作控制一些令人不安或无法忍受的负性情绪或冲动的应对策略。
除了调节情绪,还有一部分患者想通过自伤行为控制周围人或某种局面,引起别人的关注、帮助和理解。
此外,还有自我强化型动机,这些患者的自伤是为了缓解麻木和空虚的感觉。有自伤者描述自伤之前会有空虚感、疏离感,而自伤可以对抗这种状态。
童年的创伤
引起非自杀性自伤的因素比较复杂,以下方面相对多见。
身体虐待即故意的身体伤害,比如对孩子出手较重的打骂。曾有患者对小时候母亲掐自己脖子耿耿于怀,每每回忆到这个创伤,她就想划伤自己。
情感虐待如严重影响患者感受的语言暴力,或可能羞辱、严重威胁儿童的行为。有位抑郁症患者的爸爸对他说:“你要想死就去跳楼、喝药,别成天折腾我。”他听到之后,更加想划伤手臂。
性虐待如儿童与成年人之间发生任何类型的性接触或行为,这种情形通常较为隐蔽。有些患者会在青春期性意识觉醒后,感到羞耻、难以自洽,从而通过自伤来进行自我惩罚。
情感忽视即未能满足孩子重要的情感和心理需求,如父母角色缺位、缺乏有质量的陪伴、长期分离。这些情况在单亲家庭或留守儿童家庭里相对多见。
身体上的忽视不能满足孩子基本的生活需要,如吃穿用度等。
这些诱发因素多发生在家庭内部,多数是亲子关系不良的结果。有些控制型家长既容易焦虑又比较固执,导致青少年患者更难以从自伤中走出来。
自杀的风险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虽然一般不会致死,但极具危险性,具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和成瘾的特点。自伤者或许最初没有自杀意图,但随着病情加重, 自杀风险会相应增加。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是自杀行为的重要预测因素。研究证明,伴有自伤的青少年比正常青少年自杀的风险高两倍。
自伤还会造成感染、瘢痕等躯体伤害。同时,非自杀性自伤导致的情绪失调,还会造成一系列适应不良的行为,如暴食、酒精成瘾、攻击性行为等。
重复的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可能会成瘾。比如,患者在自我伤害的过程中出现即刻的缓解感或者快感,还可能伴有紧迫感和渴求感,其行为或体验模式类似于成瘾。在此模式下,患者自伤造成的伤口往往会更深、更多。
呼唤更多的关注
如何减少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对青少年的伤害呢?
首先要增强社会关注,为青少年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有些非自杀性自伤者因为不被接纳而拒绝复学,离群索居;有的自伤者会寻找具有共同经历的其他自伤者做朋友,建立小圈子。危险的是,他们可能并不是相互鼓励、相互督促,而是相互模仿、相互强化。所以,有一个包容的社会环境,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者非常重要。
其次,营造健康的家庭环境。很多非自杀性自伤者都是在青春期出现抑郁、焦虑情绪后,在不良心境下,童年的创伤被唤醒,继而出现自伤行为。而孩子出现自伤行为之后,如果家长依然不理解、不接纳,对其恶语相向,那么就可能让其延续和重复自伤行为。建议家长改变教育方式,缓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紧张关系等。
最后,科学治疗非自杀性自伤者。除了药物治疗,还要注重联合心理治疗,同时开展家庭治疗,改变不良的互动模式,消除自伤行为的诱发因素和维持因素。
来源:《大众健康》杂志
文: 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 宋崇升
策划:余运西
编辑:李君 管仲瑶
校对:李诗尧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3NUJNM5F】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