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宋宏建,高级政工师,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机关党委前副书记, 自然资源作家协会河南分会前副主席。著有散文集《敝帚扫叶》《雪泥鸿爪》《子夜捻香》,小说集《凉拌人生》《地质队队长》和长篇小说《流年青词》等。散文《飞落江南水乡的一只蝴蝶》《夜读周庄》《醉卧沱江》《嵩门待月》《标尺》等,入选语文阅读、模拟试卷或被多种文集选载。
> 别有洞天
被称为“中国地质博物馆”“中原洞穴之乡”的浮戏山雪花洞,位于“诗圣”杜甫的故乡——河南郑州西南的巩义市新中镇。景区集石英岩、喀斯特、黄土丘陵三种地貌景观于一体,荟萃北国江南风光,素有“中原小桂林”之誉。
一
洞外的积雪早已消融,而洞内的雪花仍漫天飞舞。
似乎怕惊扰了洞主的酣梦,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飘落时便小心翼翼,蹑手蹑脚地定格为雪白的精灵,悄无声息地镶嵌在一个曲里拐弯、高低错落的山岳型大溶洞里。洞长1 200米左右,面积4 600平方米,一窟窟、一穴穴、一帘帘、一幕幕,在现代灯光秀的演绎下,幻化出七彩缤纷、神秘莫测的人间仙境。
“琼英与玉蕊,片片落前池。问著花来处,东君也不知。”踏着湿漉漉的台阶,心里默诵着宋代辽金时人虞仲文的《雪花》诗,走过一段常年恒温15℃左右的洞道,雪花洞的第一个自然大厅——迎宾厅,已豁然开朗在游人面前。啊!那些湿淋淋、白花花的石笋,大若擎天玉柱林林总总,小如幼葱初发乱花渐欲。其中向上长的,一片片,一丛丛,箭镞一般直射天空;而那向下生的,一排排,一根根,冰挂似的戳指头顶。这些大大小小、粗细不一的钟乳石,就是那些晶莹剔透的小精灵(雪花)们,遇到上天赐予水分中的矿物质,沉淀百年之后而凝聚的精华吗?
噢,身边有棵巨大的石笋,善解人意地化作了蘑菇亭状。我便靠过去一边小憩,一边欣赏大厅内的景观。三道悬天瀑布下面,“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有光芒四射的如来佛祖(迎宾佛)庄严肃穆,有文殊、普贤菩萨端坐莲台,更有坦胸露腹的弥勒佛大大咧咧、笑口常开。大幕之下,“仙翁听瀑”“群仙拜寿”的场景惟妙惟肖,形态逼真。
大厅中央,一根洁白如玉的石柱直达洞顶,为人们撑起了一方魔幻诡异的天地。据地质专家介绍,这棵石笋可算是寿星老了,就它现在的模样,已足足生长了30万年。
二
雪花洞内的第二大厅叫通天厅,长55米、宽35米、高46米,可谓一处宽敞舒服的所在。仰望头顶,有个透亮的天窗。常年流水的通天洞口,疯狂地野生着形态各异的钟乳石,参参差差,像极了青面獠牙的怪兽,磨刀霍霍向猪羊;壮观如悬天倒挂的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驻足其下,不禁联想:1963年,中国人民刚从饥肠辘辘的岁月里爬起,当地那个姓沈的农民,是怎样的勒紧裤带,在自家的宅地上挖基盖房,无意间竟发现了这个原始的洞口?之后到1984年的20余载,生性好奇的人们,又是怎样的一个个前赴后继,腰系绳索下到洞里来探险?
海拔854.5米的脚下,应是大约5亿7千万年前,汪洋大海中的一条地下暗河。由于它长期处于碳酸盐岩层里面,眼下已孕育出大面积千奇百怪的钟乳石和岩溶学上特殊类型的雪花石。
天窗的下方,悬挂着两只“螺号”,舞台射灯一般俯视大厅。大一点的“螺号”尖端,灯泡一样闪闪发亮;小一点的用灯光照射,呈通体透亮的肉红色。这些含有大量玻璃晶体的半透明状的肉色钟乳石,在目前世界上开发的溶洞中十分罕见。顺着灯光的迤逦铺开,你会发现慈眉善目的百岁寿星四周,各路神仙匍匐参拜。就连雪花洞主的观音菩萨也急忙起身相迎,把额头突出的寿星老乐得忘乎所以,随手把龙头拐杖都扔到了一旁。这一组亦梦亦幻的自然景观,被冠之为“群仙拜寿”名副其实。
三
与第二、第三大厅相连接的,是一条长达173米的“雪花长廊”。
朵朵石花开得“姹紫嫣红”,片片鹅毛搅得“周天寒彻”。步入“雪花长廊”,恍如置身于晶宫仙境。洞穴恍恍惚惚,游人颤颤悠悠。凝神屏气之间,唯有导游的讲解清脆悦耳:由于洞内的簇簇石花以假乱真,令人惊叹,所以在1990年10月,一位台胞观光之后,激动地写下四句诗歌:“嶙峋险峭天然成,似云似雾似仙境。隐隐约约似霄殿,原是人间一奇宫。”
暗弱的灯光之下,洞壁上似乎堆满了片片“雪花”,这在岩溶学上称为雪花石,雪花洞就因此而名。雪花石生长发育在含水相对均匀、透水性良好且富含孔隙水的母岩上,从其剖面特征来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紧贴母岩、具有圈层构造的松散皮层,二是附于皮壳上的雪花状方解石晶体,三是长在石珊瑚和石葡萄表面、通过毛细作用形成针状或芝状的文石晶体。据说该洞在1963年刚被发现那会儿,洞内所有的“雪花”都洁白如玉,表面毛绒绒的,晶莹透明。然而自洞口打开以后,洞内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石质表面受到严重碳化、风化,亮度已大大降低。1992年10月28日,中国地质科学院高级科学技术咨询中心委员朱学稳教授(也称洞穴会长)到此地考察,欣然题词“天下第一雪花洞”,并说道:“我已参观过西方22个国家的100多个溶洞,像雪花洞这样奇特、含有28种微量元素的石葡萄,还是第一次看到。”
接着是一个小小的花果山厅,却有另一派江南风光。玲珑剔透的玉塔,矗立于郁郁葱葱的竹林,如鹤立鸡群;肃穆庄严的宫庙,掩映于枝繁叶荗的园林,似腾云驾雾。有个小孩耐不住好奇之心,脱口问道:“这个地方好美呀,可那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和唐僧师徒四人在哪里呢?”。
四
若用水晶宫中的宝物——珍、妙、奇、特四字来形容第三大厅,绝不为过。流光溢彩的珊瑚石,晶莹剔透的葡萄石,琳琅满目的雪花石,美不胜收,世所罕见。更有那半透明的钟乳石群落——石塔、石林、石笋、石柱、石瀑、石幔、石佛、石山、石梅、石骆驼等,千姿百态,俯拾皆是。难怪一位外国学者游览后感叹:“这里的每一串石葡萄,都可换十辆桑塔纳啊!”
我弯下腰,仔细观赏着身边的壁流石。因其下部悬空,上部紧贴洞壁,所以形似布幔。石幔长期滴水,又形成无数奇形怪状的石笋。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只要你能想象得到的,应有尽有。雪花石的另一种类型——石珊瑚,与海底世界的珊瑚礁大同小异,只是看起来更加密集、洁白和完美。它的生长速度,大约是60年1厘米,形成条件除有合适的温度、湿度、压力之外,必须是在相对封闭的地下空间,而且岩石具有极高的透水性能。目前在人类居住的地球上,被发现的雪花洞只有两个,一个在加拿大,一个就在眼前。
专家称,巩义雪花洞中寿命最长的钟乳石,根龄至少有十万九千岁,即使尖端也有九万年之久。随着灯光打射,一种形似鹅管的东西吊挂眼前。用手轻敲,会发出“空空”的响声,我们称其为回音石。此种壁流石生长速度惊人,年增三四厘米,但其非常脆弱,极易折断,需小心保护才是。除了壁流石,还有一座座斑驳陆离、层次分明地镶嵌于洞窟里的石塔群。最珍贵的,是一条条曲曲弯弯、断断续续地盘踞在石壁上的蛇化石。专家们推测,那些蛇绝对是从原始的洞口掉入,随水流到这里,死后释放出有机质,吸收了矿物质,经过钙化形成今天的样子。这一发现,不仅填补了世界岩溶学上动物化石中蛇化石的一项空白,也为溶岩地质研究增添了新的课题。
> 水石莫辨
五
最后一个大厅,名曰“洞天福地”,取自道家“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的说法。率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参天耸立的塔松,松树旁边是一只昂首眺望的雄狮,雄狮身后跟有一对可爱的幼崽。洞中的最后一位仙子是送子观音,只见她怀抱婴儿,雪花一般从天飘然降落。厅中竖有刻字模糊的石碑,传说是我国历史上的道教鼻祖——太上老君到此一游,被洞内的“碧莲玉笋”美景所吸引。正乐不思蜀间,玉皇大帝召他回宫,恋恋不舍又不能违拗,便举起龙头拐杖,在石碑上写出四个歪歪扭扭的大字,飘然而去。此后该碑便有了灵气,拍打有声。经地质专家鉴定为音乐石,人们俗称为吉祥石或好运石。
拍过好运石后,我环顾洞壁四周,只见雪花星罗棋布,仿佛已置身于漫天飞絮的冰雕世界。七彩缤纷的灯光,映照着熠熠生辉的雪花石,玲珑着大嘟噜小嘟噜的石葡萄,剔透着肉红色雨后春笋般的石钟乳,“天下第一雪花洞”的美景尽收眼底。总体来说,雪花洞可谓山中有洞,洞中有山,洞中有洞,洞洞相连。目前的洞长只有1 180米,观赏面积大约4 000多平方米。游览到此,本该沿着原路返回。但我手抚石碑,望着尚待继续开发的洞道久久伫立,似乎并未尽兴。
到达洞的尽头,踌躇不前的我,一直盯着洞顶,仿佛看到闪烁着银光的“2024”字样下面,两个老者正穿越时空,坐在洞内共叙衷肠。那是唐代的大诗人白居易和他的好朋友刘十九,不,分明是戏剧《白毛女》中的杨白劳,却又像是当代的农民工。“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石桌之上,那色绿香浓的新酿米酒,石桌旁边,那烧得通红的小红泥炉,加上冬日温暖的情怀,是何等的朴素、洒脱且富有诗意啊!
作者: 宋宏建
编辑: 张佳楠
排版: 张佳楠
审核: 刁淑娟
官网: https://kpwhbjb.cg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