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如何带动农牧民增收?兴安盟在谋划过程中突出“市场化、特色化、品牌化”导向,既坚持科学,遵循市场现实规律,又讲求实效,找准了增收“支点”,多路助农致富,能切实调动农牧民参与的积极性,取得了实打实的效果。
庭院经济大有可为
“我家院子一亩地,里面建了个120平方米的大棚种蔬菜,空地上种玉米,还圈起来一部分养鹅、养鸡,一年能收入7000元呢。”科尔沁右翼前旗(以下简称科右前旗)巴日嘎斯台乡水库村村民安德芳说,“蔬菜是村里指导种的,养鹅、养鸡是我申请的,兴安水库景区生意好,吃饭的人多,散养的鹅、鸡供不应求。”
在兴安盟,庭院经济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今年,全盟庭院经济覆盖约5万户。同质化是庭院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地都会遇到的难题。同样的产品太多,利润必然单薄。为此,巴日嘎斯台乡联合本乡11个村成立了“红巴乡绿庭院农牧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既能保证庭院经济“一村一品”,又在科右前旗政府所在地设有实体店,能确保庭院产品好销、快销。
“目前我们村还在调整庭院经济的项目,”水库村党支部书记崔宝权说,“今年村集体试养冷水鱼已经成功,客户上门收鱼,已经获益11万元。明年准备推广给有意愿的村民一起养,最终我们计划带动100户。”
兴安盟发展庭院经济不是随便平整一下院落,随意撒下一包种子。在兴安盟,庭院经济与村及乡镇的产业布局、发展规划紧密相联。
突泉县东杜尔基镇明星村村民佟树海告诉记者,他家的院子共有1.3亩,去年种水稻被县城的市民4000元认领,今年又被认领了,价格涨到5000元。此外,稻田里养的鱼,除了自家吃,去年卖了800多元,今年更是卖了1200多元。63岁的他表示:“真没有想到稻子还可以这么种!”
明星村依明星湖而建,2022年东杜尔基镇开发明星湖旅游,明星村紧紧抓住这个机遇,把湖水引入农民的庭院,并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开办民宿。佟树海按镇、村要求整理庭院,补贴后,只花了十多万元,一个拥有两套房子的民宿就开办了起来。在景区的带动下,旅游季民宿客人不断,去年赢利3万元,今年已经赢利了6万元。而认领他家庭院稻田的,正是来他家民宿休闲的客人。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突泉县东杜尔基镇明星村把湖水引入农民的庭院,并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开办民宿。
同样是在突泉县,六户镇永繁村的赵洪阁指着院子里的树苗告诉记者:“我去年种了156棵榛子树,今年才第二年,就已经收了二斤。”去年,赵洪阁和村党支部书记马艳东一起去了邻村的刘凤荣家,刘凤荣种植榛子相对较早,去年25棵树收获了300斤榛子,炒熟卖后收益7000元。赵洪阁说:“我这100多棵等到后年盛果期到了,少说也能卖两万元钱。而且我这榛子树下面还有草药,也能卖钱。”
荒山变金山
赵洪阁家对面的荒山上,现在已经种满了榛子树。在这个小山头的山顶,记者看到一个1000立方米的蓄水池,六户镇党委书记刘洪玉介绍,蓄水池为“低水高调”项目,从山下蛟流河河里抽水上来,以滴灌方式灌溉永繁村这个山头450亩榛子林(其中350亩套种了药材)。
“荒山改造经济林项目,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给村民提供务工收入,等到盛果期后,我们计划通过参与后期管护,持续让村民增收。”刘洪玉说,“初步方案是,让村民管理成熟的榛子林,在确保林木健康的前提下,收益全归村民。仅此一项,预计村民每户每年至少可以增收一万元。”
和永繁村一样,水库村也实施了“低水高调”荒山改造经济林项目。不同的是,水库村除种植榛子树,还种植樟子松嫁接红松。与一般松木30年才能产松子不同,樟子松嫁接红松5年便可以结松子。水库村村民王艳华,今年参加了经济林的栽种,务工工资共计收入1.7万元以上,他告诉记者:“务工有钱赚,以后还能通过管理经济林获得收益,就等于白捡了一片林子,这政策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
“农业项目要让农民参与,要让农民获利。”兴安盟农牧局副局长王俊峰说,“经济林项目,前期投入由政府承担,后期用水用电几乎没有成本,村民管理后接手的是成熟果林,自然积极性就高了。”
干果类农产品国内市场缺口较大,容易储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强。经济林项目既能改造环境,又能带动增收。按照兴安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农牧民持续稳定增收的指导意见,到2025年全盟按照“风光互补发电、提蓄结合供水、林药草复合种植”的模式,在生态相对脆弱地区建设经济林(草)不低于2万亩,种植樟子松嫁接红松、山杏嫁接大扁杏、榛子、文冠果等干果类树木。以工代赈带动农户不少于3200户,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
兴安盟经济林项目自去年实施以来,目前已经种植了1.205万亩,建设了14处低水高调设施。已种植经济林长势良好,虽然距离盛果期还有较长时间,但经济效益已经初步显现,榛子、大扁杏等已经开始挂果,特别是林下种植的黄芩、苍术、银杏、防风等药材已经开始产生收益,全盟经济林林下药材种植达到5500亩,共收入616.36万元。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突泉县六户镇永繁村的山上已种满了榛子树。
土地不变收益变
“农民增收不是一个单项工作,是我们许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兴安盟农牧局局长李振林说,“近年来,兴安盟在解决增收问题上,把解决劳动力的问题当成重点。比如外出务工和产业带动本地就业是解决壮劳力的问题;发展庭院经济、经济林,是解决在乡闲散劳动力的问题。此外,我们还推动代耕代种,在本质上是解决半劳力、弱劳力创造收益的问题。当然,推广之后,它实际上惠及所有农民。”
代耕代种是把过去流转给大户的土地,或者农民自种的土地,交由合作社或者企业托管,从而提高农民单位土地上的收益。虽然盟内各旗县市作法略有不同,但基本形式一致,即:村民的土地由合作社或企业耕种、施肥、收割,农民出一定的佣金,但彻底解放了劳动力,也有些地方耕种方为农民代购种子、化肥,代卖粮食。由于耕种方一般具有较强的耕种实力,代耕代种一亩费用仅需要300元左右,而每亩地的产出却比农民自种多出五六百斤。
今年,兴安盟全盟实行代耕代种的土地约200万亩,涉及农户7.44万户,其中整户无劳动能力的9350户。突泉县六户镇永繁村监测户宁国祥今年74岁,患有气管炎多年,已经无法自行耕种土地,今年他把自家的26亩耕地交由村办合作社种玉米。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代耕代种费用每亩300元,种子化肥每亩300元,平均亩产1800多斤,市价在1500元左右,自己每亩可收益900元左右。而自己的地流转出去,平均每亩只能收益200元左右。村里自种的村民,每亩种、收的投入约在500元左右,收成每亩1200斤,再加上种子化肥每亩300元,每亩的收益只有一两百元。
“明年合作社代买种子、化肥,代卖玉米,我们的投入还会减少,粮价还会提高,因为合作社买卖走的量都大,能跟人家议价。”宁国祥说。
助农增收政策不能“一刀切”。
依托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农业大学、佰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科研单位和粮食科技企业,兴安盟大米主要产区扎赉特旗,培育了“兴安岭”“雨森”“魏佳”“蒙源”“极北香稻”等本地企业,流转土地,开办大型农场,确保稻米质量,同时开发稻田旅游等特色项目,在土地租金每亩1000元左右的基础上,再把劳动力转移到稻米加工和稻田旅游上。
该旗好力保镇好力保村村民于忠举告诉记者,自己常年在蒙源米业公司上班,一日三餐都在公司,每月净挣5000元工资。他笑着说:“这可比过去在外地工作轻松,那时都是在工地上出大力,现在在工厂有叉车、有传输带,不费什么力气。”
对于牧民增收,兴安盟主要是鼓励牧民进行牛羊品种改良。科尔沁右翼中旗是典型的牧区,在该旗好腰苏木南白音套海嘎查,牧民王金岗指着牛舍的三头改良小母牛告诉记者:“昨天买家刚订走,三头九万元。”
王金岗自己进行肉牛良种繁育,出售牛犊,即便今年牛价偏低,仍能挣到80万元以上。他告诉记者,他还是嘎查的“改良员”,免费为嘎查内的牧民提供良种“精粒”,并负责提供相关的技术指导。“目前,全嘎查的养牛户,几乎家家都养良种牛,出售牛犊和养架子牛,因为用料少、长肉快,市场一直很好。”王金岗说。
因地置宜,根据不同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采用不同的方式,调动农牧民积极参与,兴安盟促进农牧民增收的道路正越走越宽。
来 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4年第23期
总监制:姚卜成
监 制:韩世雄
编 辑:张琼文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