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微商筹货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产业振兴 | 山东聊城市:实行“三化”管理 保障帮扶项目资产良性运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4-25 15:07:24   浏览次数:1  发布人:1b51****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春暖花开,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古城镇的高标准蔬菜大棚里一派繁忙的场景,采摘、分拣、运输……棚内务工的群众忙个不停。一颗颗长势喜人的西红柿在阳光的照耀下鲜艳欲滴,一根根顶着黄花的黄瓜又直又绿,得益于聊城市帮扶项目资产的良性运营,这种蓬勃的景象,在鲁西大地的帮扶大棚里比比皆是。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近年来,聊城市在创新管理手段、强化管护措施、推动高效运营等方面下功夫,积极探索出数字化管理、精细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春暖花开,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古城镇的高标准蔬菜大棚里一派繁忙的场景,采摘、分拣、运输……棚内务工的群众忙个不停。一颗颗长势喜人的西红柿在阳光的照耀下鲜艳欲滴,一根根顶着黄花的黄瓜又直又绿,得益于聊城市帮扶项目资产的良性运营,这种蓬勃的景象,在鲁西大地的帮扶大棚里比比皆是。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近年来,聊城市在创新管理手段、强化管护措施、推动高效运营等方面下功夫,积极探索出数字化管理、精细化管护、市场化运营“三化”管理模式,实现了经营性帮扶项目资产的持续有效运营,为脱贫群众稳定增收奠定了“稳稳”的幸福基石。

    精细化管护

    推动资产管理“换挡加速”

    帮扶项目资产的管理,关键在人。聊城市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作用,编牢责任管理的网格,三级联动,协作管护。县级成立帮扶产业项目管护小组,负责全县帮扶产业项目运营监管和管理督导。

    镇级落实监管责任,逐个项目明确责任人,对每个帮扶产业项目都明确了挂包科级干部,及时帮助解决问题。

    “除了在单位处理日常事务,平时我都在项目上‘转悠’。”莘县古城镇人大主席马坤笑着说,作为片区网格书记,自己负责1个网格单元项目的日常管理和监督,既是项目“服务员”,又是“监管员”。以莘县古城镇为例,全镇32个帮扶产业项目,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规模适当”原则,划分了6个网格单元,每个网格片区配备3名科级干部。

    村级落实具体管护责任,发挥村干部作用,对项目进行实时监管,发现问题及时落实整改。比如,古城镇前三里营村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成立了项目管护队伍,对村内的杞柳帮扶产业、基础设施等项目进行统一管护,同时优化管护队伍水平,邀请村内“五老”人员、公益岗人员加入队伍中来,这减少了不必要的支出,管护工作实现降本增效,村民满意度也显著提高。

    除此之外,聊城市还特别关注低效运行的产业项目管理。为及时、快速识别低效项目,市农业农村部门牵头对帮扶项目资产进行甄别定级。

    “重点关注资产运行不良和加速减值等问题,将次级易损资产进行重新发包或资产置换。”聊城市农业农村局帮扶科副科长马允坦言,有的项目因为市场等原因,确实难以维持下去,对这类起不到带动作用的帮扶产业和项目,会组织开展评估论证,严格履行决策程序,有序调整。

    截至目前,聊城市已有100余个低效产业项目、24个债权类投资项目通过资金回收等方式,实施了新的产业项目,有效保障了资金资产安全。

    与此同时,聊城市延伸拓展帮扶产业项目保险试点,为帮扶产业项目全部购买项目保险。据了解,自2018年以来,聊城市县区先后投入资金1236.57万元,为大棚、光伏电站等1129个帮扶产业项目购买了保险,防范项目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风险。2021年,全市帮扶产业项目受台风“烟花”影响损失达767.58万元,通过保险对部分受损大棚、光伏帮扶电站赔付375.09万元,有效降低了损失。

    数字化管理

    开启资产运营的“天眼管控”

    帮扶项目资产的管理情况复杂多变,仅凭人力无法第一时间发现苗头性问题,为此,聊城市借助数字科技的力量,创新开发实施“聊城市防返贫暨乡村振兴智慧云平台”监测系统,同时借助全国光伏信息监测系统,为资产运营安上了“天眼”。当前,全市共有1752个帮扶项目纳入监测系统管理。

    拍照、定位、上传……在古城镇的杞柳编织产业园,镇挂包干部岳修峰正在拍摄项目现场,并把图片通过手机上传到平台,实现项目现场情况实时监控、上报。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聊城市莘县古城镇杞柳编织产业园项目。

    “一线走访,能实时掌握项目运行状态,有助于发现问题苗头及时处理。”岳修峰对这项工作的意义有着自己的理解。基层采集的信息,最终在市县两级汇集,形成庞大的即时数据。据了解,聊城全市1752个帮扶产业项目中,有230个项目安装了现场视频监控。1088个项目由像岳修峰这样的挂包干部每月分两次上传带有拍摄时间和地标的项目现场图片。

    马允介绍,为实现资产运营的在线监测,聊城市专门开发项目资金管理模块,组织县乡两级将帮扶产业项目经营合同全部上传系统,将合同签订、收益到账等信息录入系统,实现一一对应,系统通过比对经营合同信息和县乡录入信息,可及时掌握项目运营和收益收取情况。

    以2020年莘县古城镇扶贫鸡舍项目为例,平台分别在项目运营合同协议到期前3个月、1个月和15天时进行了黄色预警、橙色预警和红色预警提醒,有效保障了项目问题的快速处理、提前解决,切实保证了项目收益和项目平稳运营。

    像莘县古城镇鸡舍项目一样,系统对所有监测的项目实行“黄橙红”三色预警,对合同到期续签、收益履约到账等关键环节,在到期前90天、30天、15天分别发出黄色预警、橙色预警和红色预警,提醒县乡两级提前对接,督促相关主体及时商定承租单位、续签租赁合同、按期足额收取收益。对出现红色预警仍未处理的,市级进行正式发函反馈,督促县级及时处理;县级处理完毕,在系统上传相关证明材料后,消除红色预警,形成闭环式管理。

    此外,聊城市还充分利用全国光伏帮扶信息监测系统,对434个光伏项目核查发电能力指数,及时发现故障问题并反馈排查处理。

    走进莘县张寨镇前王庄村,村西办公室房顶上一排排光伏板错落有致,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张寨镇充分利用扶贫资金发展光伏产业,先后在后王庄、前王庄、三合村等7个村建成了7个分布式光伏电站,年收益约13万元,收益用于相关村集体经济增收。一块块闪亮的“银板板”,不仅成了“金罐罐”,还让村集体经济踏上了增收的“阳光大道”。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聊城市冠县杨召光伏发电项目总投资59.9万元,累计实现帮扶收益55.7万元。

    市场化运营

    促进项目“提质增效”

    产业项目的核心在于收益,要想实现盈利,就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做到专业运营。

    聊城市把帮扶产业项目实施市场化运作,将市场的事交给市场人,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人,积极联动优质企业,投资仓储加工、电商等项目,既壮大了农村优势特色产业,打响了农业特色产品品牌,又延长了联农带农价值链条,实现了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首要是联动优质企业实施项目。”马允介绍,聊城市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实施“优质企业+优势项目”联动培育工程,择优选择、积极对接各类优质经营主体,充分发挥其在经营、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切实提升帮扶产业项目运营水平,确保稳定收益。

    以临清市为例,该市先锋办事处依托清源正本生物科技公司,2020年投入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700万元,实施桑黄产业扶贫开发项目,并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先后与20余家合作社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累计带动附近脱贫户就业150人次,辐射周边3000多户农业种植户增收致富。

    再比如,冠县清泉街道利用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300万元,在穆森鲁西黄牛养殖场内,扩建聊城市唯一一家鲁西黄牛原种场,先后建设高标准牛舍及标准化饲料棚3000平方米。该街道充分发挥党支部的组织优势以及村庄产业发展助推群众致富的核心作用,成立畜禽养殖合作社,主动对接村内养殖场,搭建合作平台,可实现村集体收入13.5万元,带动脱贫享受政策户4户14人稳定脱贫,同时吸纳5人务工就业,人均月收入2000元,成功打造了“党支部+养殖场+脱贫户”共促发展模式。

    “同样重要的是,要依托国有企业实行专业管理。”在聊城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周忠伟看来,聊城市探索出的另一条路径是鼓励依托综合实力较强的国有企业,推动现有扶贫资产统一集中托管,确保扶贫资产保值增值、持续发挥效益。

    在东阿县,由县里统筹成立的鲁润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按照投资、开发、生产、销售各个环节,设立鲁润建设、福民产业发展投资、康达食品配送和裕农食品配送4个子公司,有序接管全县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19亿元建成的226个产业扶贫项目,其中41个项目通过公司自营、130个项目委托经营、55个项目承包经营,进一步提升运营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0月底,聊城市经营性帮扶项目资产已累计实现帮扶收益6.7亿元,帮扶带动脱贫人口达151.4万人次。

    “下一步,聊城市将持续规范帮扶项目资产管理,推进帮扶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新的贡献。”周忠伟表示。

    (作者单位:刘亚琦、马允,山东省聊城市农业农村局;李承辉,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农业农村局)

    来 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5年第8期

    总监制:姚卜成

    监 制:韩世雄

    编 辑:张琼文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1b51****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chouh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